Tuesday, July 24, 2018

停损篇-没缘分的股,勉强没幸福


股市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很残忍的地方,对交易员来说,一方赢就代表有另一方输,大家都在想把钱从别人的口袋挖到自己的口袋来。小编通常听到身边的人投资股票的目的都是想赚点小钱,填补贴补家计,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,如果再赚多一点想买辆跑车,只要赚钱什么目标都可以。可是很奇怪的,人们往往没有想过输了钱呢?会少吃一餐吗?不驾车了搭公车上班吗?这就好像有的人买万字不买保险一样,总希望自己中奖,但没想过万一有什么意外怎么办呢?

不输就是赢,先不输才会赢,这是小编一路以来坚守的宗旨。输的意思不是说,完全不亏损(不可能的事),而是亏损在自己设立的可接受范围内,我们称之-止损。我认为把止损设10%是刚好恰到好处。根据胡立阳大师,10%是一个很神奇的价位,根据观察,很多股友只要跌破10%,就会不买,因为舍不得。譬如说股价100块跌到90块,那其实就是他最后下车的机会,一跌破10%,他就被套牢了。然后股价继续跌到30%到40%,他就会越觉得股价会反弹,决定跨出去拼了,通常结果都损失惨重。不是输给了股票,是输给了心态。

小编身边很多人都答应过,10%就要走人,但是到股票真的跌了10%时,紧要关头通常就会改变注意,说万一我卖了明天反起呢?好吧,不然这样吧,既然你还是很喜欢这个股票,没关系跌10%就你还是卖掉,譬如说,100块掉到90块,你卖掉,然后在90块(或更低)买回,从90块重新做起(操作),还是设10%止损。但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呢?这就是纪律,一个习惯!非常重要。那接下去如果90快又在跌到81块呢?对,纪律操作,卖掉!但你没想过有一次,你停损停对了,股票下跌30%40%,你就会士气大增,因为你做对了,而且还可以在更低的价位买回。

以上的10%例子不一定是每个人的止损点,只供参考。重点在于纪律,莫忘初衷。不输讲求是纪律,赚钱讲求的是制度!千万别跟股票谈恋爱,当你付出的再多,到头来才发现只是一厢情愿,就实在可悲了。既然没缘分,勉强没幸福。



Sunday, July 22, 2018

Inari (0166) 不再按部就班,准备翻倍?


科技一直都是推动人类文明昌盛的一环。在人人手上必有一机的时代,半导体(Semiconductor)已经是我们离不开的科技工具,可说是无处不在。许多科技公司对价值投资者来说是不可错过的收藏之物。为了迎接Industry 4.05G的时代,今天要分享一家ROE高达16%的科技股OSAT老大-Inari

 Inari主要是为手机无线射频(Radio FrequencyRF)提供电子制造服务(EMS)和从事光电制造(opto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)。除此之外,公司为后端半导体包装提供一个组装平台,后端晶片处理,组件组装和无线射频最后测试服务,简称OSATOutsourced Semiconductor Assembly and Test)

Inari的主要客户是Broadcom,也就是Apple,Microsoft, IntelRF晶片供应商,可说是数一数二的RF晶片制造商老大。BroadcomInari营业额的70%左右,而第二个主要顾客就是Osram-LED大哥,Inari为其提供Iris Scanners的后端服务和仪器,站营业额的10%20%左右。只要BroadcomOsram前景好,自然会带动InariBroadcom预计在2019将把旗下5G商业化。5G可说是Game Changer,比4G50100倍,更有效率和而且能同时操控大量的连接仪器。5G是许多潜在科技如自动行驶车辆技术,Streaming VR, 远程医疗技术(Telemedicine) 如远程手术(Remote Surgery)的通讯基础。5G通讯需要更好的射频晶片(RF),也代表Inari的半导体会有更高的需求。OsramKulim设厂的举动也能预计能带来更多订单。The Edge甚至因此预计Inari的营业额有望在3年内翻倍!

在扩充方面,Inari P13厂于5月完工了,增加了12万平方尺建筑面积(Floor Area),把其生产能力推到34万平方尺建筑面积。除此,Inari在峇都加湾建着P34新厂,总面积为64万平方尺,首期工程为22万平方尺,将在今年9月竣工。该厂主要用于LED业务,P34余下面积则由新客户填补,预期明年5月投运。P13P34能提升该公司的建筑面积(Floor Area)高达80%。有了这些新增的生产能力主要用于应付接下来更多的订单。同时,Inari正加大企业级储存设备及LED业务,减少依赖较波动的智能手机市场。



再看看Q3报告,管理层对其前景保持乐观。综合2018财年3个季度的的营业额,已逼近2017年财年全年营业额,要再创新高视乎胸有成竹。再检查下其现金流,现金已达到总债务(Total Liability)的两倍。Profit Margin比其他同行高,Inari17.9% 同业平均为10%16.8%。根据市场的Research House,平均目标价是RM 2.412,而最高的目标价为RM2.80。再看看技术面,股价属于上升趋势,而且做了一个W Formation,并在719日突破RM2.37。接下来的看点就是看RM2.37能否成为新的support


 从图标里43日和4日,股价因Trade War而引起恐慌抛售,股价大跌。让我们看看Trade War到底对Inari有没有影响。但发现整体来说,Trade WarInari的冲击比较小。因为如果美国对中国在EMS动刀,美国企业会寻找其他OSAT去代替中国的OSAT,对Inari是利好的。反之,基于中国没有显著的RF企业,某程度上还是需要外国进口晶片,施压其领域对中国没好处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正实施25Tax Break给内地的晶片制造商,以减少对外国半导体的依靠。Inari有在中国设厂,因此受惠。

总的来说,InariOSAT系列的老大,2018财年的成绩单没有A都有B了。而且一直在扩充生产能力,新的生产能力预计在2018下半年的开始贡献盈利。Inari每年的营业额和盈利都稳健上升,而且从上市以来年年派息,是一只值得关注的科技股。味蕾迎接接下来的5G时代,Inari可能不再按部就班,来个大突破!

Thursday, July 19, 2018

废GST用SST比较好?

财政部长林冠英日前宣布,销售与服务税(SST)预计在8月会在国会通过,根据议中的法案,商品将征收10%销售税,服务税为6%。SST将在9月1日落实,2018结束前能为政府带来40亿令吉左右的税收入。SST是单项税制,针对特定完成品制造商和服务行业,而GST则是多层次税制,也针对大部分商家和行业。实行SST和GST都各自都有一些反对声:

GST的批评
-导致物价上升,为人民带来负担
-中介商利用GST为借口来起价
-商人索回税(input tax)的时间较长,现金流出现问题,导致结业

 SST的批评
- 比起GST,采用SST后政府税收会减低
- 很多先进国家都采用了GST,弃用SST
GST在2015启动过后,人民短期无法适应,可说是怨气冲天。很多人认为它提高了物价,带来负担。而且,一些商家未能适应新的税收机制,在索回税(input tax)方面面对拖延问题,导致现金流问题,淘汰了不少中介商。还有一些商人还抱怨为什么政府征税,还需要人民花钱与劳力报税。这些都渐渐成为希盟的政治筹码。其实,GST有更好的透明度,也能增加税收,许多国家都转用GST了。希盟胜选后,落实其诺言,废除GST,彻查1MDB事件,重新探讨大项目资本,视乎带上政治光环。

SST最高峰时为政府带来2014年的170亿令吉税收,GST在2016和2017年的税收超过400亿令吉。政府改为SST后会预计少了250亿令吉。也就代表政府需要在其他方面填补这一个空缺,只好呼吁节流,减少不必要的开始,审查主要项目,也倾向于比较依靠Petronas的带来的收入。这可能会影响信用评级。不管怎样,SST重新启用已是事实。


以上的预测是跟回之前的SST机制,细节方面就要待政府接下来的宣布。对许多人来说,废除GST是好事,SST是否对整体经济好,还有待验证。总的来说,得民心者得天下,只要利民政策多,透明度高,再加上带来经济增长,不管是SST或GST,人民都会买单。

Friday, July 13, 2018

SPAC上市模式-你会买单吗?

特殊功能收购公司 (SPAC) 20098月以来证券监督委员(Securities Comission)新增的上市模式。目的是要鼓励业务并购与私募活动,以达到鼓励该领域或企业转型。同时这为投资者们提供了一个不同类型投资选择。SPAC一开始就像一家空壳公司,管理层带着企业家精神,凭专业与经验向市场筹募,宛如千里马寻伯乐。“想像下,如果当年你有机会投资在马云的初期的阿里巴巴,今天你又会在哪里?”。有点投机味得SPAC卖的就是梦想。与传统型的IPO有所不同,公司没有过往的经营记录,靠的就只有你的眼光。那问题在于,SPAC在马来西亚横行了九年,散户是否已对它有充分了解?风险和机会又在哪里?


SPAC上市时筹到的资金90%必须放在信托户头(Trust Account)里,然后必须要在三年内需使用信托户头内至少80%资金收购相关业务。其收购必须得到75%以上的股东批准,已完成合格收购(Qualifying Acquisition)。由于无法从公司的过去业绩推断其能力,散户只能依赖SPAC的管理层的背景与涉及的领域前景,断定是否投资。考虑到其中散户的风险,证券监督委员限定如果无法在限时内完成合格收购,就必须把信托户头内的钱退还给投资者。
Source: Themalaysianreserve.com

基于它的高风险性,SPAC吸引的投资者类型都是拥有很好的理解能力、敢于大胆投资、也了解其中风险与回酬的,反而较难吸引比较保守的散户。所以SPAC发行的股票大部分都是私下售给特定投资者,只有10%左右或更少是给公众认购。SPAC的成败在于管理层。管理层必须有能力物色有价值的公司或业务,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。管理团通常持有10%20%的股份,为了保护投资者的权益,证监会规定他们完成收购前不能脱售、转让或分配这些股权给他人。除此之外,管理层只能在收购完成后转让所持的50%股分,其余的则限定与一年后才能脱售。管理层也不能领取董事费,并且在清盘后不能获得资金回退。这些限定都是要收购前降低投资者的风险。
Source: Thestar.com

Source: Thesundaily.com


自从Hibiscus成为第一家成功毕业的SPAC公司后,就有很多公司陆续以SPAC模式上市如
Cliq, Sona Petronuem , Reach EnergyRed Sena。但目前成功的毕业的只有HibiscusReach Energy,成功率还算较低。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管理层的能力问题也可能是人为因数。SonaCliq收购失败的主因是收购目标在当时的资产估价较高(当时油价较高),导致无法高效地为股东创造价值。第二个原因就是,有机会套利者(Arbitrageur)在作怪。SPAC股价上市后通常都会下跌,这些人或投资机构如果能乘低吸纳股票,捡到便宜货。然后再投票反对收购,这样一来,他们就能赎回信托户口的钱再加利息(3.5%4%)。这些反对票某程度上有碍于SPAC 75%收购通过。所以市场上也有人认为证券监督委员过度保护投资(机)者,间接为他们带来套利机会(Arbitrage Opportunity)。


无论如何,SPAC在大马市场还算是新型上市模式,还没到达一定的成熟度。散户如果要投资SPAC就一定要看招股书,做好功课,接下来就要看看你的生意眼光了。孙正义(Softbank 创办人)说过当他投资时会看创业者的眼睛。愿你也能在招股书中看到金屋。无论如何,投资没有错与对,有风险就有回酬。SPAC卖的是梦想,卖的是故事与经验,然后就看你买不买账咯!到最后长期获利才是王道。

Thursday, July 12, 2018

技术派vs基本派 - 一名全职交易员道出的心声


在股票市场, 一直以来都有基本派和技术派之争。但随着时代的转变,互联网的发展,也有许多结合基本面和技术面的投资者,因为现在的环境从来不缺任何学习各派精华的机会。在最早前的我,最先接触的就是基本面,然后慢慢学习技术面,然后开始结合两面并用,最后最后却变成了纯技术派。至于为什么会止步于基本派而往技术派发展,这并不代表基本面不好, 而是由于全职交易员需要长时间看盘,相当费时和耗神,如果休市后还要花上大量精神去一一翻阅基本面资讯,生活就会变得相当无聊。现在的我,也不是完全没有阅读基本面资讯,只是看的时候,大多只是一掠而过,然后就会把重心放在技术图表上。

无论是基本面还是技术面, 都有高手存在,但肯定不多。我从2014年开始从纯‘基本派’转成‘基本面结合技术派’,然后在2017年彻彻底底向纯‘技术派’转型。在这5年来的研究和实战,我对基本面和技术面背后的逻辑和双方的优缺点多少有了一些体会。

基本面的精华就是可以提前预知一段大行情的爆发并提早部署,只要预设的结论和方向正确,那么赚得盆满钵满的绝对都是这些已经提早部署好的资金。相信2015年的出口股和2016年的钢铁大行情大家至今还是记忆犹新,基本面投资者很多都是赚翻。但最大的缺点则是万一市场出现方向性的错误,容易巨亏,因为到底要止损还是逢低加码,对许多基本派投资者而言始终还是会陷入混乱的局面。往往纯基本派愿意平仓止损时,都是已经知道错误,万一无法掌握足够资讯来证明错误,逢低加码,股价继续下跌,局面就会非常危险,甚至会有破产的可能性。

纯基本派投资者通常看不上技术分析,觉得单凭观察几根蜡烛几条均线就想赚大钱简直是天真无比,要赚钱就必须明白公司生意模式, 看懂公司财报,财务比率,大环境经济数据等,以此计算公司内在价值,然后从低买入耐心等待价值浮现。由此可见, 基本面涉及的考量因素极具复杂,要成为基本面大师绝对 比要成为技术面高手难好多。
我敢说在全职交易员里,可以号称自己是根据基本面因素来交易的人肯定少之又少。因为基本面的分析相当复杂,至少对我这个毕业于金融学位的人来说,学起来其实相当吃力,各式各样的经济政策需要了解,各类型的数据需要分析。。。。。。。。想成为高手真不简单, 那对于一般散户就更不用说了。



相对来说,技术分析就较为简单,无论是期货,股票,还是外汇。。。。只要以技术图表分析,元素都成了一致,那就是图表背后都是资金的酝酿。很多人觉得使用技术分析交易和赌博没差,其实大错特错。两者不同之处,就是背后的逻辑,技术分析最重要的就是探讨量与价,每一根量柱,每一只蜡烛,都是真金白银堆积而成,从而可以追迹资金的流动方向。那么如果非要和赌博相比,最相似的就是德州扑克牌。极其相似的共同点就是两者都需要心理战术,配合概率及风险回酬推算。

往往很多新手都会抱着很热成的心态去学技术分析,信心满满地,然后隔天就迫不及待的使用。但总是今天对了,可是明天又错了,始终赚不到钱,然后就放弃了。说到这里, 我想给那些想学技术分析的新手们少少建议。虽然技术分析有很多招数,不管你是用均线,MACD, RSI还是蜡烛等来做交易,最最最重要的肯定是这个-----尽可能把止损价设在关键支撑价(support),然后买入价和止损价越相近越好。因为对技术派而言,每一次的卖出都是基于止损价或目标价,以先到者为准。所以,只要长期掌握好股票的支撑点然后待机会买入,每一单操作股价都很难跌破你的止损价,如此一来,你就很难亏损,不输就是赢,这也就是所谓的先求不败而后求胜!

技术面的最大优势就是它的系统化,所有买卖都很规律,根本不用左想右猜,只需跟随盘面,亏损都在控制范围内,而盈利就得看市场先生的心情,不做无所谓的大牺牲,大行情大赚,小行情小赚,没行情小亏。最大的缺点就是很伤眼神,因为长时间专注力都在盯盘上。


至于“基本面结合技术面”,的优点我就不说了,因为都是重叠,我想谈谈的是这方面的劣势。在结合基本面和技术面来操作,我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每当股价发生突发状况时,比如说股价忽然间跌破止损价,又或者是大幅度飙升,我根本无法当下做出明确的判断与决定,因为我没有一个100%相信的基准,就好比一碗云吞面,到底面还是云吞是主菜?一个人手上需要戴一只手表,因为它可以让你知道时间;如果戴上两只表,它不但不会告诉你一个更准确的时间,反而会制造疑惑,让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。这就是手表定律。所以你可以明白我为什么会从这个阶段转型成为纯“技术派”了。

以上都只是我个人的体会,我虽然是属于技术分析派,但我不会看不上基本面,现阶段我也还在很努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,目的就是希望以后我可以有更好的突破,达到更高的高点。其实, 无论是基本派,还是技术派,都必须做到长期获利,踏上致富之途,才有资格把自己归纳成哪门哪派。就算是哪一派也无关紧要,武功可以分高下,心法却是贯通的,最重要是你能不能赚到。

Tuesday, July 3, 2018

年轻人应不应该买房子?

读书,找份好工作,买车,买房,结婚,似乎是很多年轻人的目标。 有的人忙碌到了30岁才有一间小房子,也有的年轻人20出头就有自己的房子了,实在了不起。 小编身边也有几位朋友在26岁就有两间房子了。无可否认,现代的年轻人只要肯努力,要赚钱跟本不难。 买房已经成为我们毕业出来的第一个目标, 认同与否,在这个社会,这些想法都已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。 但小编认为买房之前,一定要问过自己,目的是什么 ? 投资 ?自己住? 还是只是为了买而买?


如果买来是自己住的话,当然十分鼓励。但是要看看自己的还贷能力到哪里。 供期最好不要超过净薪水的三分之一。这样一来你的净可支配收入(Net Disposable Income)会比较松动, 可以用做其他消费或投资,二来比较容易符合银行还债比率(Debt Service Ratio)的借贷条件。 如果只是一个人住的话,也可以把其他房间分租出去,分担供期。除此之外,首购族可以关注政府推出的政策, 例如许多一马发展房屋(RumahWIP), 500千令吉房屋一下印花税有折扣或免税,Mydeposit等等。 也可以留意接下来11月会公布的财政预算案,看看有没有康头。

投资的话又分给两种,一是靠收租,二是靠房产增值。地理位置,主要道路, 租金回酬,律师费(成本),发展商诚信等等都是你要考虑的。 毕竟是投资,就要做好功课,绝不马虎。 因为房子不像股票, 套现比较难。 买错了,可能需要2到3年来脱手。而且现在的屋价比以前高,很多房子的租金比较难盖过供期,别人为自己供房子的故事比较少了。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, 你必须考量到你的holding power。 万一房子租不出去的话,你是否能负担贷款,尤其是买预建屋(project),当房子起好后,可能会有许多业主同时一起出售或出租, 售价或租金会被压,那到时你有能hold几久呢 ?

第三种年轻人就是为了买而买,当你问他时,他会答你到时看要住还是租吧,或是租不出就住,住不起就卖。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这种人呢 ? 社会里会有很多迷思, 例如现在不买以后买不起了(十年前已听过),你要结婚的时候还租着房子吗等等。 于是分分找头期,负债买房。 小编有一位朋友是从事保险行业的,十分能干,手上也有几套房子了。 他告诉我这些房子都是他的工作动力,因为在赚到的多数就是拿来还房贷,成了确确实实的供房奴,实在可悲。

当然买房没有错与对,也有许多朋友是透过房产投资致富的。 但是年轻人要量力而为而且要做功课, 要有清晰目标。 每当亲戚或朋友聚会时,都会被问几时毕业呀? 几时买车买房呀? 几时结婚呀? 只差还没问几时死呀?(开玩笑)法律没有规定你几时一定要买房子,不要输给了面子哦。 年轻人,加油 !